一、作業條件
模板及支架系統設計;根據工程結構類型和特點,確定流水段劃分;確定一次性模殼的平面位置,縱橫木楞的規格、數量和排列尺寸;確定一次性模殼與次木楞及其他結構構件的連接方式。同時確定一次性模殼支架系統的組合方式。驗算模殼和支架的強度、剛度及穩定性。獲知全套一次性模殼模板及支架系統的設計圖。其中包括模板明面布置總圖、分段平面圖、模板及支架的組裝圖、節點大樣圖、零件加工圖。
二、施工流程
搭設滿堂架→鋪設木方→滿鋪底模→彈肋梁中心線→安裝一次性建筑模殼→綁扎肋梁及樓板鋼筋→檢查驗收→澆筑混凝土。
三、施工方法
(1)滿堂架搭設根據框架柱、肋梁位置按照縱橫向不超過1.2m,步距不超過1.6m搭設滿堂腳手架。全部鋼管立柱底部必須加設承載墊板;集中設在的作用點應避開水平桿件的中部,盡量靠近立桿;為避免支撐架受載后產生彎曲的變形立桿全高至少有2道雙向平桿拉結;底平桿距樓地面小于300mm,平行步距不應大于2.0m,自由端長度不大于1m,超過此布局時,應增加拉結平桿的設置;旋轉扣件和對接扣件的抗滑必須確保擰緊牢固,必要時增設構件加固。
(2)模板安裝模板體系采用18mm厚膠合板,背楞體系采用70×50木枋背楞體系,支撐體系采用Φ48×3.0鋼管拉縱橫水平桿,縱向水平桿可固定和調整龍骨間距,水平桿是確保各支柱的穩定和剛度的先決條件。沿縱長方向設剪刀撐,須由底到頂連續設置,同時在水平方向設水平剪刀撐。
(3)在底模上彈模殼位置線、中心線及模殼控制線,沿模殼控制線粘貼雙面海綿條,一次性模殼邊線與模殼控制線重合。一個柱網格內應由中間向兩端排放模殼,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,以免產生累積誤差,出現兩端肋不等的現象。放置模殼后,微調絲桿用水準儀檢測,使模殼間的水平誤差小于2mm。
(4)模殼安裝前涂刷水溶性脫模劑,認真檢查模殼安裝縫隙,釘塑料條或橡膠條補嚴,以防漏漿。
四、成品保護措施
(1)模殼調至施工現場前,由項目質檢員對模殼進行檢驗,重點檢查模殼尺寸、強度、平整度等性能,避免破損及出現翹曲的模殼運至施工現場。
(2)在層高1/2處左右的支架系統的水平欄桿上固定一層安全網,用于防止人員墜落,同時拆模殼時,使之墜入安全網,以保護模殼。
(3)拆除模殼要用小撬棍,以木楞為之點,先撬模殼相對兩側邦中點,模殼松動后,依然以木楞為支點,撬模殼底腳的內肋,輕向下撬掉模殼。切忌硬撬或用鐵錘硬砸,也不能使用大撬棍以肋梁混凝土為支點進行撬動,以保護模殼和密肋混凝土。
4、要嚴格遵循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時方可拆模殼;混凝土強度達到7.5%,肋跨﹤8m時,可拆除支柱;但肋跨﹥8m時,混凝土強度必須達100%方可拆除支柱。